黄褐斑
  黄褐斑是一种好发于面部、对称分布的黄褐色的色素沉着斑。黄褐斑好发于中青年女性,男性患者仅占10%。紫外线、化妆品、妊...查看全部内容

黄褐斑介绍

  就诊科室

  皮肤性病科。

  病因

  多种原因可致黄褐斑,如紫外线照射、化妆品、妊娠、内分泌紊乱、慢性疾病及遗传等。

  紫外线照射

  长期紫外线照射可促进黑素合成及转运,从而导致黄褐斑的形成。

  化妆

  化妆品中含有的金属元素(如锌和铜)如果超过正常标准,可加速黑素的合成,诱发黄褐斑。

  内分泌紊乱

  内分泌紊乱与本病密切相关。

  妊娠:雌激素、孕激素增加可促使黑素生成及转运;

  服用避孕药;

  月经失调;

  痛经;

  不孕;

  甲状腺功能异常;

  慢性疾病及服用药物

  慢性胃肠疾病、慢性酒精中毒、结核病、恶性淋巴瘤、内脏肿瘤也可能与黄褐斑的形成有关;抗惊厥药、光毒性药物与黄褐斑形成相关。

  遗传

  本病中男性患者约占10%,有研究认为男性发病与遗传有关。

  症状

  黄褐斑的典型表现是:对称分布于颧部及颊部的黄褐色或褐色斑片。有时斑片也可以出现在前额、鼻、口周、颏部或前臂。具有以下特点:

  斑片大小不一,边缘一般较明显。

  日晒,精神紧张,熬夜,过度劳累均可使斑片颜色加深。

  常在春夏季加重,秋冬季减轻。

  没有自觉症状和全身不适。

  检查

  一般情况下,医生根据典型的皮肤表现即可确诊黄褐斑。还可进一步做其他检查来判断黄褐斑的类型,排除其他皮肤疾病。

  伍氏灯检查

  通过观察皮损和正常皮肤在灯下的颜色,有助于判断黄褐斑的类型。

  组织病理学检查

  通过观察皮肤黑素细胞的分布及数量,可以除外其它色素性疾病,明确黄褐斑的类型。

  皮肤影像学检查

  通过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(RCM)检查,观察黑素颗粒和黑素细胞的分布情况,有助于排除其他面部色素性疾病。

  诊断

  医生根据典型皮疹,即颜面、颧部及颊部,对称出现、大小不一、边缘清楚的黄褐色或褐色斑片,即可确诊。

  鉴别诊断

  颧部褐青色痣、雀斑、瑞尔黑变病、网状色素性皮肤异色病等面部色素性疾病,也可出现与黄褐斑相似的面部色素增加,有时不易区分,应及时去医院就诊,明确诊断并对症治疗。

  治疗

  目前主要通过药物及激光治疗黄褐斑。在治疗的同时还要避免诱发因素,如注意防晒等,以免加重病情。

  药物治疗

  外用药物

  脱色剂如2%~5%氢醌霜、4%曲酸、15%~20%壬二酸霜和复方熊果苷乳膏等,可抑制酪氨酸酶活性,减少色素产生。

  0.025%~0.1%维A酸能够影响黑素代谢,有一定疗效。

  超氧化物歧化酶通过抑制和清除氧自由基,减少黑素生成。

  物理治疗

  果酸、水杨酸化学剥脱术,可剥脱表皮,加速皮肤的新陈代谢,改善黄褐斑。

  系统药物

  口服维生索C、维生素E和氨甲环酸,可促进色素减退,缓解症状。

  严重者可静脉注射大剂量维生素C。

  激光治疗

  大光斑低能量Q开关激光及IPL光子嫩肤对黄褐斑有一定的治疗效果。

  危害

  本病主要表现为面部的黄褐色斑片,虽无症状,但因皮疹影响外貌,从而严重影响个人心情,甚至会引起自卑、抑郁心理。

  效果

  黄褐斑通过治疗和避免诱发因素,可以有效控制和缓解病情,淡化色斑,但治疗时间较长,病人应耐心配合。

  预防

  注意防晒,外出时应涂抹防晒霜或撑遮阳伞。

  慎用光毒性药物,减少化妆次数,注意皮肤的清洁和护理。

 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,避免熬夜,减少焦虑情绪。


查看更多
查看更多

相关资讯

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