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同类型的黑眼圈 治疗方案有所区别

  黑眼圈这种东西每个人都有,或轻或重,或早或晚。虽说不是什么大的健康问题吧,但眼下那一团黑不仅显老,还显得人没有精气神,憔悴到仿佛熬了几个大夜。

  1、血管型黑眼圈

  我们常说的与熬夜相关的黑眼圈就属于这一类。长期睡眠不足或用眼过度时,眼周血液循环不畅,去氧血红蛋白增多,静脉会扩张充血。再加上一些人的眶下的皮肤过薄、皮下脂肪较少或缺失,眼下内含的血管、真皮毛细血管网、蓝色网状静脉的颜色就会透过皮肤显露出来,形成血管型黑眼圈。

  这类黑眼圈的颜色大多为青色、紫罗兰色、深紫色,有时还可以透过皮肤看到血管。用手牵拉下睑皮肤时,黑眼圈范围会随之延展,皮肤牵拉变薄,黑眼圈颜色可能加深。除了睡眠不足之外,鼻炎、结膜炎等也可导致下眼睑静脉充血、血流阻滞,下睑水肿发黑,俗称过敏性黑眼圈。

  2、色素型黑眼圈

  看名字就知道,这类黑眼圈和真皮黑色素沉着过多有关,没有做好眼部防晒是常见的环境因素。除此之外,外伤、药物作用、天生眼周肤色较黑等也会导致色素型黑眼圈。

  黑色素过度沉着导致的黑眼圈,色素型黑眼圈一般呈棕色或深灰色,下拉眼睑皮肤时,黑色区域会延展,颜色一般不变。另外,一些患有特应性、接触性皮炎的人,如果炎症累及到眼周,也可能导致炎症后色素沉着,再加上因为皮肤不适反复揉眼、抓挠眼周等动作可能加重黑眼圈。

  3、结构型黑眼圈

  这类黑眼圈主要和面部结构有关,比如下睑部凹陷(如泪槽),眶隔脂肪膨出(如眼袋)、眼周皮肤松弛褶皱等导致眼窝周边呈凹形,形成阴影。

  结构型黑眼圈有可能是天生的,比如生来就有泪槽阴影,也有可能是岁月沉淀的结果,随着紫外线光照和年龄相关的皮肤老化,胶原蛋白流失,眼周皮肤松弛,眼眶脂肪脱垂,结构型黑眼圈随之而来。

  总结一下,黑眼圈形成的几个关键因素为色素过度沉着、眶下毛细血管扩张、下睑皮肤过薄、面部结构等。如果你的黑眼圈和用眼过度无关,那么再怎么补觉都是无济于事的。

  不同类型的黑眼圈,治疗方案有所区别:

  色素沉积型:治疗重点在改善局部循环,减轻色素沉着,可以使用药物或者激光,激光可以通过选择性光热作用把沉积在下眼睑的色素打散,并且顺便促进血液循环和毛细血管闭合,对血管型黑眼圈也有一定改善效果;

  血管型:首先要保证规律、足够且深度的睡眠,眼部皮肤比较薄,可以局部注射胶原蛋白适当遮盖血管,还可以增加下眼睑皮肤的厚度;

  结构型:以手术为主,祛除眼袋,玻尿酸或者自体脂肪注射填充泪沟,如果皮肤比较松弛,还需要祛除部分皮肤。

  • 发表于 2023-04-26 07:49:10
  • 阅读 ( 20 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