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白”主义:一种绝对含蓄的诱惑美白

  美白如此的热烈,让人忍不住给它加个主义的后缀,美白主义,简称“白”主义,使它变成一个被强力推行的主张,每一季,每一年,规律地到来,二十四节气一般的准时。

  把一件事上升到“主义”的高度,那可是人生大事。五四时期女作家丁玲的革命爱情小说《韦护》,想必大多数文艺女青年看过的。“你不是很讨厌我信仰的主义吗?为什么你又要爱我?”女主角这样质问男主角。此处的主义就是与达尔文主义平行的个人信仰。“白”主义的信仰也不是凭空的,它起源于中国与日本的千年歌姬文化,今天能看到的只有日本艺伎了,她们的性感,来自美白,最性感的自然是白色的脖颈,一种绝对含蓄的诱惑。

  定义“白”主义

  “白”主义比人们想象的复杂些,不是一个简单的白字能概括的,不是简单的无瑕疵能全面的,“白“主义之白的色调趋向于更温和、更自然。这个定义之下的白皙肤色应该是更少褐色、棕色、绿色,更多粉色,即为亚洲女性理想的白皙肌肤。以前固有印象下的“白”是黑的反色,本就是思维界限。肤色其实由6种肌原色融合形成,褐色、棕色、绿色、黄色、粉红、杏色,每个人的肤色都可以分解为这6种颜色,只不过6种肌原色的浓度和比率不同。这一结论是植村秀东京实验室的研究成果,他们通过对数千名亚洲女性的肌原色解析,归纳出了白里透红才是真的白,是健康的白。2010年的美白潮流重新定义了美白,苍白惨白已经是过去式,匀净之白,微微透出的粉嫩之白是各大品牌美白产品的新目标,也是健康美白的一个新信号。

  “白”主义的原动力

  理想的“白”主义得有个原动力。水分是美白的原动力,这是BOBBIBROWN提出的美白新口号。美白护肤概念曾经普遍排斥补水,很多人都抱怨美白产品太干,滋润度不足。有了“白”主义的原动力,细胞水分充足,吸收力则达到最佳状态,美白成分能够最大程度地有效吸收和渗透至肌肤底层,并且此时肌肤的新陈代谢能力旺盛,可以加速黑色素的代谢,从而加速美白进程,所以只有在肌肤保湿滋润的前提下,美白产品才能发挥出最佳功效。反之,肌肤缺乏水分,不仅不能美白,反而会造成色素色斑。以保湿滋润为基础的美白,重新定义补水在美白中的地位,不是无限制地攀求肤色之白,忽略调理肌肤。细心的人会发现今季的美白面霜及精华液不是单纯的美白,而是有凝水、保湿及滋养的功效,正是因为有了这些补水的因素,美白才动力十足。

  • 发表于 2022-10-20 18:00:14
  • 阅读 ( 27 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