闭经溢乳综合征
闭经溢乳综合征是非产褥期妇女或产妇在停止哺乳1年后出现持续性溢乳,并伴随闭经现象。常见于成年女性。发病机制复杂,是由于器...查看全部内容

闭经溢乳综合征介绍

  就诊科室

  妇产科、内分泌科、神经外科、放疗科。

  病因

  发病机制复杂,是由于器质性或功能性疾病所致下丘脑-垂体功能紊乱引起的,在非生理状态下乳房分泌乳汁同时闭经。

  产后、流产后高泌乳素血症

  继发于妊娠、分娩、产后、流产后,催乳素一旦升高不易下降。闭经溢乳综合征的催乳素仅轻度升高,症状轻微,预后较好。

  下丘脑疾病、垂体疾病

  下丘脑疾病、垂体肿瘤引起高催乳素血症,常见垂体催乳素瘤。

  特发性高泌乳素血症

  血清催乳素增高,未发现垂体或中枢神经系统疾病,部分患者数年后发现垂体微腺瘤。

  其他原因

  甲状腺功能减退,多囊卵巢综合征,自身免疫性疾病,创伤(垂体柄断裂或者外伤),长期口服抗精神病药、抗抑郁、抗癫痫、抗高血压药等药物,都有可能引起血清催乳素轻度或者明显升高。

  症状

  闭经溢乳综合征表现为闭经、溢乳,伴有心悸、多汗、失眠,或者多毛、肥胖头痛、视野缺损或视力障碍、子宫缩小、阴唇萎缩、阴道干燥等不适。

  闭经、溢乳

  表现闭经、溢乳,有自溢或者挤压溢乳。

  伴发症状

  伴有心悸、多汗、失眠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状。

  多囊卵巢病人伴有多毛、肥胖。

  伴有皮脂溢出、头痛、视野缺损或视力障碍。

  生殖器萎缩

  伴有子宫缩小、阴唇萎缩、阴道干燥等不适。

  检查

 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可初诊,并结合辅助检查以确诊。

  血液检查

  垂体功能检查:血中RPL (催乳素)浓度高于正常,大于25ug/l。LH(黄体生成素)、FSH(卵泡刺激素)降低,LH/FSH比值升高。

  卵巢功能检查:血中E2(雌激素2)和P(孕激素)降低。多毛者常伴有T(睾酮)升高

  甲状腺功能:伴有甲减时,TSH(促甲状腺激素)升高,T3(三碘甲状腺原氨酸)、T4(甲状腺素)降低。

  影像学检查

  血中PRL(催乳素)高于100ug/l时,应行垂体核磁共振检查,明确是否存在垂体微腺瘤或者腺瘤。

  眼底检查

  眼底检查、视野检查有助于确定垂体腺瘤的大小及部位。

  诊断

  医生通过了解患者病史、临床表现,结合辅助检查,通常可做出诊断。

  闭经溢乳综合征表现为闭经、溢乳,伴有心悸、多汗、失眠,或者多毛、肥胖,头痛、视野缺损或视力障碍、子宫缩小、阴唇萎缩、阴道干燥等不适。

  血中RPL (催乳素)浓度高于正常,大于25ug/l。LH(黄体生成素)、FSH(卵泡刺激素)降低,LH/FSH比值升高,E2(雌激素2)和P(孕激素)降低。多毛者常伴有T(睾酮)升高,伴有甲减时,TSH(促甲状腺激素)升高,T3(三碘甲状腺原氨酸)、T4(甲状腺素)降低。

  垂体核磁共振检查,明确是否存在垂体微腺瘤或者腺瘤。

  鉴别诊断

  闭经溢乳综合征引起的闭经,需要与卵巢早衰、卵巢功能性肿瘤、Asherman综合征引起的闭经相鉴别。溢乳应与乳房肿瘤引起的溢乳相鉴别。

  患者发生闭经、溢乳时,不要自行诊断和用药,以免病情加重,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,医生可以排除其他疾病,做出诊断。

  治疗

  治疗闭经溢乳综合征应先去除病因,采取药物治疗(通常选用溴隐亭)、手术治疗(适用于垂体腺瘤患者)和放射治疗(适用于存在药物和手术禁忌的患者)。多数患者经治疗后,预后良好。

  去除病因

  停用药物(包括避孕药)引起者,一般停用半年左右会恢复正常。如半年以上,应考虑药物治疗。

  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,补充甲状腺激素。

  有颅内肿瘤者,根绝病情,选择药物治疗、手术治疗或放射治疗。

  药物治疗

  口服甲磺酸溴隐亭,能有效降低催乳素,治疗后可缩小肿瘤体积,使得患者月经和生育功能恢复。是首选药物。

  口服喹高利特,多用于溴隐亭无法耐受的患者。

  维生素B6,可以和溴隐亭同时使用,起协同作用。

  手术治疗

  当垂体肿瘤产生明显压迫及神经系统症状,或药物治疗无效时,考虑手术切除肿瘤。

  手术前口服溴隐亭,垂体肿瘤缩小,减少术中出血,提高疗效。

  放射治疗

  用于不能坚持或耐受药物治疗,不愿手术,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。

  效果显效慢,可能引起垂体功能低下、视神经损伤、诱发肿瘤等并发症。

  不主张单纯放疗。


查看更多
查看更多

相关资讯

查看更多